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踯躅歧路的知识分子面影——朱自清中期散文读解
引用本文:蒋成瑀.踯躅歧路的知识分子面影——朱自清中期散文读解[J].社会科学战线,1995(1).
作者姓名:蒋成瑀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学院
摘    要:朱自清一生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期以诗歌创作为主,呼唤十月革命的红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中期以散文(叙事抒情小品)为主,记录“五四”运动落潮后抑郁苦闷、彷徨踟蹰的心情;后期以杂文为主,展示他如何艰难而又坚定地走向斗争的前哨.觉醒、踯躅和奋起,概括了朱自清一生的经历.他最初由向外吸取新知,又转而内省“反求诸己”,最终突破中庸哲学,直面惨淡的人生,参与现实斗争,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人生中期,是一生中最为困惑、纷扰和重要的时期.穷而后工,又是创作最为动情、诱人和坚实的时期.我们把朱自清的中期定为1922年至1937年,这一时期他处于极度的苦闷中.传统的中庸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最早反映在长诗《毁灭》中,劈头就宣告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