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被害人自我答责在刑事责任分配中的运用
引用本文:李兰英,郭浩.被害人自我答责在刑事责任分配中的运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00-107.
作者姓名:李兰英  郭浩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刑事立法的进展与实证研究”(2013221033)
摘    要:主张被害人自我答责是一种"完全否定或者完全肯定"的判断,判定责任时只能将责任归属于行为人或者被害人一方,不存在同时归属责任的情况。在被害人心智健全的情况下,如果参与者对其意思形成的妨碍,从社会通念看来并不足以影响其自己我决定的,即使被害人遭受损害也不得归咎于参与者。保证义务原则上排除被害人自我答责的适用,但在特殊情况下,特定义务人如果出于促进被害人福祉的目的参与了被害人的自我危殆行为,从法益衡量、动机评判和参与形态上综合考虑,依然有适用被害人自我答责的余地。

关 键 词:被害人自我答责  刑事责任分配  特定义务人  自我危殆行为

The Application of Self-Culpability of Victims In Distribution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LI Lan-ying;GUO Hao.The Application of Self-Culpability of Victims In Distribution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 Quarterly for Studies in Arts & Social Sciences),2015(2):100-107.
Authors:LI Lan-ying;GUO Hao
Institution:LI Lan-ying;GUO Hao;Law School,Xiamen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