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梁启超的国家主义思想与晚清的中国认同问题
引用本文:刘晓洲.梁启超的国家主义思想与晚清的中国认同问题[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85-94.
作者姓名:刘晓洲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晚清时期,由于现实的危机和西方民族主义理论的输入,清王朝的合法性危机再次爆发。梁启超戊戌维新后一度在是否采取民族主义立场的问题上动摇不定,1903年访美归来后,他接受了伯伦知理的国家学说。在革命排满思潮风起后,梁启超与革命派展开激烈论战,他将革命派的汉民族主义称为小民族主义,而将自己的合中国境内诸民族的民族主义称为大民族主义。实际上,梁启超这种大民族主义不过是由于西方民族主义理论本身的偏颇而采用的一种修辞,其实质是"国家主义"。中华民国这一现代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表明国家主义的认同模式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更好选择。

关 键 词:晚清时期  中国认同问题  政治合法性  民族主义  国家主义  梁启超  革命排满风潮  西方民族主义理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