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起点
引用本文:彭波,郑德荣.“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起点[J].天府新论,2016(2):89-93.
作者姓名:彭波  郑德荣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东北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研究”(编号:14BKS025)成果。
摘    要:苏联模式曾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却实现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重大转变。在党的八大前夕,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并在此后带领全国人民对走出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遗憾的是,由于1957年以后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向“左”的方向发展,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的目的并未根本达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跳出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桎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认为,中国共产党“以苏为鉴”对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 键 词:以苏为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逻辑起点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