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制度架构
引用本文:刘明明.论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制度架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2(9):144-150.
作者姓名:刘明明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基地 山东青岛 26659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法律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820071);2011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论青岛市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构建”(项目批准号:QD-SKL1104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气候变化立法的实质是国家利用法律手段对温室气体排放活动的一种干预和控制.依据国家干预的手段不同,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分为“命令——控制”型管制制度和基于市场的管制制度.两种制度各有特点.气候变化立法要综合运用“命令——控制”型管制制度和基于市场的管制制度,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交叉使用,从而发挥基本制度之间的协同效应.我国的气候变化立法应属于促进型立法,“命令——控制”型制度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和能效标准,基于市场的制度宜采取基线和信用型交易与碳税相结合的方式.

关 键 词:气候变化立法  "命令——控制"型制度  碳排放权交易  碳税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