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的良法观及其时代意义
引用本文:胡玉鸿.马克思的良法观及其时代意义[J].浙江社会科学,2015(1):25-36,157.
作者姓名:胡玉鸿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通过法治的社会和谐”(10JHQ015);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科学发展的法治化机制研究”;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通过"真正的法律"与"形式上的法律"的区分,阐明了良法必须是"真正的法律"这一意涵。就良法的实体标准而言,它必须是体现"理性"、"自由"和"实质正义"的法律;就良法的形式标准来说,法律必须"明确"而"普遍"。良法作为一种成文规则,还必须以自然法、习惯法以及法律原则作为辅助渊源。马克思的良法观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的法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尤其表现在良法理念是法律进化的精神动力、实质正义相对于形式正义的优先性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法官有造法的权利之上。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法学  良法  中国法治建设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