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代至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的移民进程与分析
引用本文:陶继波.清代至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的移民进程与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24(5):26-30.
作者姓名:陶继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北京,100872;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以来内蒙古地区生态灾荒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批准号 :0 2BMZ0 1 4
摘    要:从清初到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的移民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移民的发轫时期,时间段为清初到乾嘉时期(1644———1820)。第二阶段为移民的快速发展时期,时间段为道光以迄清末(1821———1911)。第三阶段为移民的反复发展时期,时间段为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从清代到民国前期的200余年间,大量的内地人口源源不断地迁移到地处塞外的河套地区,对河套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首先,移民的与日俱增,土地的大量开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套地区的气候条件。其次,移民在大规模开渠辟地,改变气候的同时,也使河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关 键 词:清代至民国前期  河套  移民  开发  生态环境
文章编号:1003-5281(2003)05-0026-05
修稿时间:2003年5月20日

An Analysis of the Course of Emigration in Hetao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Early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