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析“负债中的发展”模式——兼谈我国的外资利用问题
引用本文:施本植,陈冬云.浅析“负债中的发展”模式——兼谈我国的外资利用问题[J].学术探索,1993(3).
作者姓名:施本植  陈冬云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施本植),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陈冬云)
摘    要:引进和利用外资这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的助推器。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除了荷兰、英国等少数几个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外,几乎所有国家在其经济起飞的初期都注意运用了外国资本,有的国家甚至自豪地将“负债中发展”视为其基本国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认真借鉴其他国家“负债中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充分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外资来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拟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负债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阿拉莫维克(D、Arramovic)1964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与外债)中提出了这样的债务循环周期模式:头15年外资净流入;15至25年期是高负债时期,流入停止,国内储蓄增长;25年至35年期为净偿债时期,顺利解除债务关系,经济得以高速增长。阿拉莫维克的观点成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理论模式。 从理论上讲,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吸收外资至少有以下好处: (一)提高投资率,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按照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储蓄(S)和投资(I)、进口(M)与出口(X)和资本流入(K)三个基本差额可供政府调节。即S+M=I+X+K。当国内投资不足时,可引进外资加以平衡。否则会闲置一部分生产要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