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苍老的浮云》的生命镜像
引用本文:马福成.《苍老的浮云》的生命镜像[J].社会科学战线,2006(4).
作者姓名:马福成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一、生命失重——轻如鸿毛生命是有重量的。所谓“重如泰山”,其重在于生命意义的张扬;所谓“轻如鸿毛”,其轻在于生命存在意义的缺席。小说《苍老的浮云》中的人,无论年长年少,其生命一律失去了重量,皆现出苍老的垂死相。“每次她从我们窗前走过,总是一副恍惚的样子,连脚步声也没有!人怎么能没有脚步声呢?既是一个人,就该有一定的重量,不然算是怎么回事?”①残雪笔下“虚汝华”的灵与肉业已分离,成了影子式的人物或非人,或许“虚汝华”之名就是生命“虚化”的象征符号,这与先锋派作家余华笔下的“鬼”们极为相似。“更无善”也是这样一个“…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