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道中的“杂合”——评张谷若的《苔丝》译本
引用本文:吴艳波.地道中的“杂合”——评张谷若的《苔丝》译本[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24-128.
作者姓名:吴艳波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    要: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必然存在具有源文和译文双方特点的“杂合”。即使被誉为归化楷模的张谷若《苔丝》译本也存在杂合现象。语言方面,译本中从词到句法都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翻译,并杂合在地道的译语中;文化方面,无论是人名人称及其位置还是度量衡单位、文化典故、谚语成语等的翻译也都存在异化的特点,使译文在文化上呈现杂合性。因此,杂合是语言文化交流中必然而且必要的特点。

关 键 词:杂合  《苔丝》译本  文化交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