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业现代化水平分析及提升路径 ——以江苏省为例
引用本文:高珊.农业现代化水平分析及提升路径 ——以江苏省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1):54-61.
作者姓名:高珊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4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农村经济学"阶段性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规模经营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机制研究"
摘    要: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结构-功能-效应"理论框架,探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提升路径.以江苏省为案例,从条件、手段、目标等方面分析了1978年以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脉络,着重观察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全国水平相比,江苏省率先进入农业现代化后半程阶段,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农业要素投入过高及农产品竞争力不足、人地关系紧张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是制约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滞后于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单一化的就业、收入及产业结构、功能不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文章提出建立复合型生产经营结构、大力拓展农业功能、彻底转移劳动力、加大制度创新等路径建议.

关 键 词:农业现代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  结构  功能  江苏省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