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牡丹亭》对情的塑形
引用本文:张,淼.论《牡丹亭》对情的塑形[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99-101.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    要:在对《牡丹亭》的解读中,“情”始终是一个有效的门径。而《牡丹亭》对情的塑形是含混的。理清这种含混可以使我们对历史流逝的感受变弱,经典的不朽才得以实现。《牡丹亭》中的情是形而上的“情”;它是想符合人伦的情但又不是;情与孝的关系上作者趋于情;欲与情之间作者故意地含混。它不仅仅是对个体情欲的肯定。它通过美化“欲”,将其扩张入已被认可的“情”,由于回转又在讽刺、谐仿情。这种含混是因为晚明价值论的混乱造成的。

关 键 词:<牡丹亭>情  塑形

Molding of Love in The Peony Pavilion
ZHANG Miao.Molding of Love in The Peony Pavilion[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7,19(2):99-101.
Authors:ZHANG Mi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