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现代性性道德刍议——李泽厚哲学摭札
引用本文:李之鼎.现代性性道德刍议——李泽厚哲学摭札[J].社会科学论坛,2007(4):91-106.
作者姓名:李之鼎
作者单位:北京经贸大学人文科学系中文教研室
摘    要:1980年代中国实行开放政策以来,性观念之变化速度令人称异。其原因尚待深入理解和讨论,或许和本土没有宗教的制动相关。笔者对这种性爱观念速变的结果,大致归结为“后现代爱情”现象。当时作文也稍有祁人之思,所以有“……关于性爱新异美的论述是指向人的自我理解和互相理解的,对于特定人士但愿也不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之说。这与其说是现实性的忧虑,毋宁是某种责任伦理意识的萌生。或许这种想法实为过虑?关于后现代,李泽厚说:“问题是,一切都解构之后,怎么办?我认为真正的‘后现代’,恐怕还是要恢复谈谈价值问题,回到某些古典的课题。”其看法与许多主张后现代者不同。但在总的价值多元、道德滑坡的社会状态下,当本土进入现代化、发达国族走向后现代时,如何建设现代性的性道德,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联系李泽厚哲学中的有关论述,试谈一些想法,提请方家批评指正。

关 键 词:李泽厚  性道德  现代性  哲学  性爱观念  后现代  开放政策  80年代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