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下)──呈献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人之灵
引用本文:钟敬文.“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下)──呈献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人之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5).
作者姓名:钟敬文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摘    要:三、民俗文化学的兴起《续)丙、通俗文学登上文坛唐、来以来,那种产生和流传在城市的通俗文学逐渐兴盛起来。到了明、清时代就更加发达了。现在所谓文学史上的“四大小说”,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从作品的种类看,除了一般较大型的小说、戏曲外,还有小型的小调、俗曲等。当中占重要地位的是小说。前期它的产生过程及演变,据一般推测,大略如下。先有一些民间流传的故事,城市间的民间艺人把它收编起来(中间可能还有“书会先生”的参加)给以讲说和不断修改。后来,某些文人学上看上了它,又把它修订、编纂(或大力再创作),印行出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