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与柏拉图审美接受思想比较
引用本文:许铁汉,戴玉竹.孔子与柏拉图审美接受思想比较[J].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1):66-70,74.
作者姓名:许铁汉  戴玉竹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154007(许铁汉),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戴玉竹)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第五届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先秦儒家美学与古希腊美学接受论比较”(XX123)
摘    要:孔子与柏拉图是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奠定中西方文化走向的思想巨人,与中西传统世界的理性化进程同步,孔子与柏拉图诗学的建构都是在文化理性的要求下进行的,但由于确立自身的具体方式不同而导致了彼此的差异。他们诗学思想中的接受意识,深刻的影响了中西方诗学的走向。孔子与柏拉图的读者接受意识体现在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接受过程和接受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比较,探讨他们审美接受思想的异同及原因,从而有益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西方主流诗学。

关 键 词:孔子  柏拉图  接受  接受主体  接受客体
文章编号:1001-8182(2008)01-0066-05
修稿时间:2007年10月2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