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社区协商议事的本土实践及其反思--以上海市普陀区“同心家园”建设为例
引用本文:文军,吴晓凯.社区协商议事的本土实践及其反思--以上海市普陀区“同心家园”建设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1):12-23.
作者姓名:文军  吴晓凯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上海,20024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大项目(13&ZD04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840009).本文系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政协重点课题“完善社区协商议事机制;推进普陀‘同心家园’建设”的部分成果
摘    要: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制度性革新,社区协商议事有助于推动一元化、集中式、单线条社区管理向多元化、分散式、网状化社区治理转型,对于协调各方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拓宽居民社区参与渠道、提升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反思西方理论话语中"公共协商"的价值倡导,中国城市社区协商能否迈向基于公共理性而展开的持续互动?基于上海市普陀区"同心家园"建设过程中社区协商议事的本土实践,在分析社区协商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城市社区协商对于社区治理转型的意义,以"动态化"视角审视重塑多元主体,规范社区协商内容,搭建社区协商议事平台,理顺协商流程,处置协商结果等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程序和技术,并指出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协商面临的诸如公共性缺失、价值观碎片、阶层差异等现实挑战。

关 键 词:城市社区  基层治理  社区协商  社区管理  社区治理  公共理性

Indigenous Practice and Introspection of Community Consultation in China: Taking Shanghai Putuo District as an Exampl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