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诉讼诈骗”的刑法分析
引用本文:王雨田.“诉讼诈骗”的刑法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79-83.
作者姓名:王雨田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6
摘    要:司法实务部门对于"诉讼诈骗"的定性存在严重分歧,理论界对此同样也是众说纷纭."诉讼诈骗"并非无法定罪.其诈骗对象不是所谓的被害人,而是人民法院,并不存在所谓的间接诈骗,而只有直接诈骗.间接诈骗说混淆了财产的最终来源对象与财产的直接取得对象的区别.在财产流转的过程中,人民法院扮演了重要的、独立的角色.没有必要单独设立诉讼诈骗罪.只有积极的伪造证据、虚构、捏造事实,无中生有,故意使他人陷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通过骗取人民法院的胜诉判决而取得财产的行为,才是诉讼诈骗.

关 键 词:诉讼诈骗  诈骗罪  民事欺诈
文章编号:1000-5951(2005)01-0079-(05)
修稿时间:2004年8月3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