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春偶像剧的文化表征与解码——基于约翰·费斯克理论的分析
引用本文:晏青,朱婧雯.青春偶像剧的文化表征与解码——基于约翰·费斯克理论的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43-47.
作者姓名:晏青  朱婧雯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青春偶像剧作为一种与商业逻辑、经济逻辑有密切互动的电视剧种类,其艺术生成、接受都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在约翰·费斯克的符号表意、电视"吟咏"表意、水平和垂直向度的互文性等理论观照下,青春偶像剧在生产环节上将现实的幻化呈现为意识形态的编织,在传播上选择日常生活的视觉化吟咏策略,在接受上实现受众的个性化解码,从而完成了青春偶像剧的视觉化奇观和娱乐狂欢。

关 键 词:青春偶像剧  约翰·费斯克  意识形态  符号表意  互文性  后现代主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