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解释学--以地权分配为透视点
引用本文:张佩国.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解释学--以地权分配为透视点[J].东方论坛,2001(1):53-57.
作者姓名:张佩国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上海,200433
摘    要:在以往有关中国乡村史的研究中,存在着两个最大的误区,那就是狭隘的学科本位观对社会历史的碎割化,及历史学科学化的追求导致人的历史主体性的丧失.前者以"圈地"方式将乡村史分割为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法制史等专门史领域,从而损害了呈全息景观的乡村社会历史的整体性.因此,由单一论域走向多维视野,才能够全方位地认识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后者则制造了乡村"无人区",其文本使人只能看到概念的逻辑演进和史料的机械堆积,而农民的日常生活世界却不见了.究其原因,乃在研究者丢掉了人本主义理念,缺少对农民的人文关怀.故只有贴近农民,才能真正地理解农民,真正建立起对乡村社会历史的合理解释.在此,人类学的参与式观察方法和传统史学的人文化书写方式很值得借鉴.走出上述两大误区,也正是要寻求史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关 键 词:乡村社会史  地权分配  学科本位  多维视野  人文关怀  历史主体性
文章编号:1005-7110(2001)01-0053-05

A Hermeneutic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ural Society--Taking Land Right Distribution as a Perspective Poin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