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实证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董乃全.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实证比较研究[J].管理评论,2010(1).
作者姓名:董乃全
作者单位: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07JA630073);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GL08-087)
摘    要:本文首次运用Merton模型和Leland-Toft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erton模型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预期违约率的计算明显太低。但是,违约距离的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不同公司信用风险存在的差异。而使用Leland-Toft模型计算信用风险的预期违约率较Merton模型有更高的敏感性、有效性。依据大公国际资信评级体系评级的结果,将A股50指数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等级,对比Leland-Toft模型计算的预期违约率,不同等级的上市公司,其预期违约率有明显的不同,说明其模型的预测是有效的。并且,也反映出近期预期违约率低而远期则较高的规律性。但是,计算的预期违约率还是偏低,说明Leland-Toft模型在用于目前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分析时,尚需调整有关的参数。

关 键 词:信用风险  Merton模型  Leland-Toft模型  预期违约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