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元杂剧口头编演形态探论——以《元刊杂剧三十种》为中心
引用本文:郑劭荣,江肓静.元杂剧口头编演形态探论——以《元刊杂剧三十种》为中心[J].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13,30(3):7-11,110.
作者姓名:郑劭荣  江肓静
作者单位:1.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长沙 410114
2. 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 长沙 41011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戏曲口头剧本研究”,项目批准号:11BZW07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记忆·编创·表演——传统戏曲口述剧本形态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51133
摘    要:《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目前唯一遗存的元代刊刻的杂剧文本,是令人探求元剧舞台真相的主要文献依据.元刊本显示出元剧即兴表演的诸多形态特征,主要有以下两种:剧本中存在不少与口头编演活动相关的舞台术语,提示杂剧艺人进行即兴演出;元刊本大量的文字讹误和替代性符码,亦与剧目的口头编创方式密切相关.这都说明伶人的确曾以口头编演的方式广泛地参与了元杂剧宾白、科范的创作.

关 键 词:元刊杂剧  口头编创  即兴演剧  形态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