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居住模式、居住距离与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郑晓冬,方向明.居住模式、居住距离与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关系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28-38.
作者姓名:郑晓冬  方向明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留守老人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17BRK018)。
摘    要:老年人居住模式与主观福利的关系是家庭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以代际居住距离为切入点,考察“亲子同住”、“分而不离”以及“既分又离”等居住模式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差异,同时进行影响异质性及影响路径的讨论与检验。研究发现:代际居住距离与农村老年人抑郁程度呈正“U”型关系,与生活满意度呈倒“U”型关系,“分而不离”的居住模式对老年人主观福利状况更具优势,尤其是女性、年龄相对较低和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从影响途径看,“分而不离”的居住模式主要通过增加子女的经济支持、改善代际关系以及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参与水平,从而促进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其中,代际关系的改善是“分而不离”居住模式提升老年人主观福利水平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居住模式  居住距离  分而不离  农村老年人  主观福利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Living Pattern,Living Dista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Rural Elderly
Abstract:
Keywords:living pattern  living distance  separating without leaving  rural elderly  subjective well-being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