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拆除深度与意义的重建——论“先锋小说”叙述语言的意识形态性
引用本文:王金胜.拆除深度与意义的重建——论“先锋小说”叙述语言的意识形态性[J].社会科学论坛,2010(11):38-48.
作者姓名:王金胜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    要:形式和语言在"先锋小说"中具有先在的重要性,但二者又都被放置在社会文化结构中,突出其"现实"内涵和指涉功能。因此,"先锋小说"叙述语言的感觉化、直觉化和不确定性特征,既反驳了此前小说对本质论叙事的注重,又通过对整体性现实、理性主体、总体性意义和形而上中心的颠覆与解构,而最终完成了对"新时期"人的主体性话语的内在消解。亦即,从语言的意识形态角度看,它既是1980年代"思想解放"和"新启蒙"运动关于人的现代化设计的后续推进,是"人的主体性"倡导的组成部分,又是对"新启蒙"和"人的主体性"的瓦解。在"先锋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渺小及其存在的非正当性,"自我"也就在符号能指链的滑动中无限延宕,并随着意义的弥散而成为一个不断分离、裂变的角色,我们无法从"先锋小说"中看到文学的精神力量和作家的人文主义激情。

关 键 词:“先锋小说”  语言的意识形态性  新启蒙  人的主体性  意义的弥散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