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性“本”无善恶——《荀子》“性恶论”新解
引用本文:王慧,杨理论.人性“本”无善恶——《荀子》“性恶论”新解[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
作者姓名:王慧  杨理论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    要:荀子因一篇《性恶》历来被认为是“性恶观”的代表人物,但在训诂学渐盛和对古典文化重新审视的历史大背景下,其“性恶”理论正被重新解释.从内容分析看,误解的可能性在于将“情”、“性”、“欲”三者混为一谈;从时代背景和论证局限看,处于战国末年的荀子为了崇尚儒家的“礼乐”之道,不得已而以“性恶”为其理论基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化性起伪”、“改恶为善”.若摆脱时代背景、内容误解、论证等局限,可见他对“人性”最根本的理解其实是“人性本无善恶”.

关 键 词:荀子  人性  善恶  误解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