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空间表征
引用本文:逄增玉,孙晓平.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空间表征[J].北方论丛,2014(5).
作者姓名:逄增玉  孙晓平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摘    要:20世纪30年代文学受制于当时中国的京海社会结构和时代动荡,一方面以五四时期启蒙主义、反现代性的浪漫主义和革命意识形态等视角,绘写同一时空中国乡村世界的不同政治与文化、文学与审美的地理空间,塑造了不同的乡村和中国形象;另一方面,对北京与上海代表的都市中国,从政治、革命、性别和文化视域,揭示和形塑都市中国的文化地理空间及其色调,使摩登的上海与古都北京既呈现出现代与传统的不同内涵,又使不同政治与审美立场的作家笔下的同一都市,具有复杂多态的空间意义及其表征符号。文学叙事中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其实呈现和蕴含非同一性的多个中国的形象及价值空间特征。

关 键 词:20世纪30年代  中国形象  空间表征  京海结构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