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祭祀与更生——吴晓诗母题读解
引用本文:东弓.祭祀与更生——吴晓诗母题读解[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作者姓名:东弓
摘    要:真正意义上的诗,象一位人类学家说的,它逃避“通过文化的机制使事物变成了作为人的对象的存在”而被认识,被人类的语言加以表达。因此诗在某种程度上超越文化,超越有限,使事物找到使自己回到实在世界的价值根据。综观吴晓诗的创作,专志于让现实、人生、自然回溯到历史精神贯注的传统——人文世界的重构,生命——人格精神的召唤;致力于把艺术聚焦投射在生命哲理深度和历史——宇宙意识的参悟上,可为我们提供一个母题读解的角度。一、回到集体潜意识的傍徨: 大海·土地与黄河大海、土地、黄河在吴晓诗歌中是我们民族的三维的栖息空间。文化人类学理论告诉我们,以某种宇宙起源论模式作为根据,一个民族总是试图在“世界的中心”确定它的生存空间,“如果这个世界是可以让人生活的,它就必须是已经创造出来的”。由此,一个生存空间的创立对应于对宇宙起源的认识,与生产(生活)方式和宇宙观念结合在一起。即使中国传统的房屋顶部的开口,称为“天窗”,以保证人与天之间的联系,也是天人合一的宇宙符号的表示,是农业本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