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对《牡丹亭》的回应看《再生缘》的女性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
引用本文:邹颖.从对《牡丹亭》的回应看《再生缘》的女性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7):176-183.
作者姓名:邹颖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2011030044)阶段性成果。
摘    要:《牡丹亭》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其新颖的情节结构和充满激情的文学语言,更在于它对人物主体性、内在性的揭示。在这一点上,《再生缘》与之一脉相承,但它也从女性的视角改写了《牡丹亭》。围绕着花园意象、自画像描摹和自我追寻的历程等关目,《再生缘》展现了知识女性在父权社会遭遇的深刻困境,并在易装情节的叙写过程中,重塑女主人公的内在自我,从而体现了过程的意义。《再生缘》既深植于当时的文学文化语境中,又表现了对秩序的质疑和超越成规的复杂性。

关 键 词:《再生缘》  《牡丹亭》  女性书写  花园意象  自画像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