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传佛教慈善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演进
引用本文:李荣峰.汉传佛教慈善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演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4):7-10.
作者姓名:李荣峰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00;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成果“中国社会福利运行机制对社会工作岗位缺失和社会工作人才流失的影响分析”
摘    要:汉传佛教慈善思想与实践的演进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从佛教传入中国至晚唐,晚唐至晚清,民国时期和建国后至今。隋唐佛教中国化完成后,佛教的慈善思想基本形成。宋以降佛教慈善实践在佛教世俗化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而做出适应性调整,佛教慈善在佛教弘法利生过程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显现出制度化、规模化和地方化等特征,持续至晚清外来文化的介入方始终结。民国时期人间佛教逆势中兴,在佛教慈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建树,建国后人间佛教继续发展,但佛教慈善思想和实践发展一波三折,逐渐边缘化,改革开放后,相关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多。

关 键 词:佛教慈善思想  佛教慈善实践  人间佛教  历史演进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