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功能主义视野下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期限的体系构建
引用本文:范伟.功能主义视野下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期限的体系构建[J].青海社会科学,2023(2):146-153.
作者姓名:范伟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类型化构建研究”(21CFX067);
摘    要:“后立法阶段”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当以构建相对独立与适用明晰的规则体系为着力点,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期限问题便是其代表问题之一。目前,行政公益诉讼的适法提起是否适用以及如何适用起诉期限在学理上尚未达成共识,且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裁判思路,“同案不同判”现象严峻,给司法公信力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阻碍了保护公共利益目的的实现。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体系框架下,结合起诉期限功能定位、检察机关角色定位及行政公益诉讼的特殊性需求等功能主义分析,行政公益诉讼应当受到起诉期限的调整。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期限应当从三个层面展开具体的体系构建:一是从起诉期限的起算点与时长,起诉期限的延误等方面设定具体规则;二是从审查启动、审查时机、审查结果评价以及两造对抗辩论之保障等方面建立司法审查机制;三是基于公共利益充分且有效保护的整体视角明确超期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后果及相应的补救机制。

关 键 词: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期限  功能主义  检察机关角色定位  体系解释  体系构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