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孝:中国电影的文化个性与构建国家形象的可能——基于儒家文化关键词的一种思路
引用本文:陈林侠.孝:中国电影的文化个性与构建国家形象的可能——基于儒家文化关键词的一种思路[J].人文杂志,2011(6).
作者姓名:陈林侠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青年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及其认同研究”(编号10YJC760005)之阶段成果; 2011年国侨办一般课题“全球化背景下北美华语传媒的中国形象及其建构研究”(编号GQBY2011031)之阶段成果
摘    要:在反封建的现代社会思潮中,孝道由于承载过多的政治信息而遭到了严厉批判,在现代社会结构已然确立的情况下,这一发乎人类本性的自然情感与国家政治机制分离开来,反而日益重要。就电影建构国家形象的命题而言,孝道所标识的父亲形象、家庭伦理与国家政治密切关联,只要我们不把现代政治与传统形象彻底割裂,就可以发现:国家形象,应当在父亲形象的现代转向、政治转向中得到更好的表达。质言之,在全球化趋同的现实面前,电影艺术更需要文化个性与身份,儒家文化的孝道传统作为一种有效的区隔意识与集体潜意识,不仅难以回避,更是自我身份塑造的利器。

关 键 词:中国电影  国家形象  孝道  儒家文化  文化个性  “现代转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