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主持人语
引用本文:康丽.主持人语[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4).
作者姓名:康丽
摘    要: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视角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诸多传统文化概念中被抽绎出来纳入其内部制度的工作概念。这一工作概念通过教科文组织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缔约国共同参与的国际化运作,迅速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得以普及。在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学界仅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将其从陌生的国际工作概念转变为炙手可热的理解文化传统在当代进行知识和意义生产的一种方法。这种转变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知逐步清晰化、深刻化的过程,也是对多边对话、相互尊重、社区赋权等国际理念在落地实践的进程中,同国家或地方层面复杂文化事实彼此抵牾、相互磋磨、逐步调适等事象的呈现和深思。 本期专栏中包含了来自河北Q 县与重庆走马镇的两项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个案的田野研究。在同国际保护框架进行对话的基础上,两篇文章都深描了民间文学类非遗在地方保护与传承实践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不约而同地深入诠释了多元文化主体在遗产化进程中的张力关系,并在各自个案所属地方社会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倾力去发现缓解困境、适应新变的多样化路径。在一定意义上,这两篇文章不仅是为解析上述“适应性症候”而进行的研究实践,其写作过程也都鲜明地凸显了从以非遗作为对象向以非遗作为方法的范式转变。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