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哲学中的道德赞同难题——评李家莲《情感的自然化: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引用本文:陈江进.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哲学中的道德赞同难题——评李家莲《情感的自然化: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73-175.
作者姓名:陈江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欧洲中世纪政治哲学研究”(22BZX109)资助;
摘    要:<正>自《国富论》于1776年问世以来,关于其哲学基础的探究在经济思想史上始终是备受关注的重要研究主题,其中最令人瞩目、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当属由“斯密问题”引发的各种讨论。我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开始进入国民经济生活,但谈到《国富论》的哲学基础及其所属的哲学传统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罗卫东曾指出,由于语言、学术兴趣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就此而言,李家莲教授撰写的《情感的自然化: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下文简称《情感的自然化》)立足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哲学这一独特视角对该问题作出了在国内具有补白性质的回答。《情感的自然化》把《国富论》置于以沙夫茨伯里、哈奇森、休谟和斯密为代表的道德情感主义哲学传统内考察其哲学基础,认为推动《国富论》诞生的哲学基础是有着严重理论缺陷的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哲学。罗卫东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高度肯定了该观点的创新性,认为作者对《国富论》之哲学基础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从道德情感主义哲学视角言之,尤其是从当代西方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以及元伦理学视角言之,作者的分析不仅...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