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中国哲学中的"渔翁"和"樵叟"
引用本文:刘康德.论中国哲学中的"渔翁"和"樵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6-51,58.
作者姓名:刘康德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200433
摘    要:本文对出现在古代诗文中的“渔翁”和“樵叟”这一文化现象作了探索 ,认为出现这一文化现象的原因是在于文人想借“渔翁”和“樵叟”来寄托某种思想 ;而被借用的“渔翁”和“樵叟”也通过文人的笔端 ,留下了大量的充满哲理的话语和思想 ,并以这些思想来平息文人内心世界的不平和愤懑。这是与文人历来看重“渔翁”和“樵叟”的劳动场所和劳动对象———山水、鱼鸟有关。文人之所以能在“游山水 ,观鱼鸟”的过程中得出思想、精神 (理趣、心诀 ) ,是在于它是建筑在“天人相通 ,万物一体”、“天地之教”———向自然要学问的哲学基础上的

关 键 词:渔翁  樵叟  山水  鱼鸟  理趣  心诀
文章编号:0257-0289(2003)02-0046-006
修稿时间:2002年4月15日

On "Old Fisherman" and "Old Woodsman" in Chinese Philosophy
Liu Kang,de.On "Old Fisherman" and "Old Woodsman" in Chinese Philosophy[J].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3(2):46-51,58.
Authors:Liu Kang  de
Abstract:
Keywords:old fisherman  old woodsman  mountains and rivers  fish and birds  Liqu  Xinju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