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交往行为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变
引用本文:陈树林.交往行为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变[J].北方论丛,2002,1(1):46-51.
作者姓名:陈树林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本文认为,从马克思开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随着时代变化、主题转换,其理论形态经历了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理论诸形态的演进.但是,从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哈贝马斯开始,这种一以贯之的理论演进却发生了转向.哈贝马斯在克服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不足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时创建了交往行为理论.交往行为理论创立是社会批判理论的一次范式转变,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事.

关 键 词:异化理论  物化理论  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  范式转变
文章编号:1000-3541(2002)01-0046-06
修稿时间:2001年10月26日

The Intercourse Behavior Theory:the Paradigmatic Change of the Critical Theory of Society
Abstract:
Keywords:alienation theory  materialization theory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 logical reason  inter-course behavior theory  paradigmatic chang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