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诗性隐喻文本的符号学解析与翻译——以《雪夜林边停留》一诗为例
引用本文:吕艳,王中平①.诗性隐喻文本的符号学解析与翻译——以《雪夜林边停留》一诗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122-126.
作者姓名:吕艳  王中平①
作者单位:1. 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2. 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衡阳市第一中学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大学英语阅读文本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资助(编号:207);2012年南华大学船山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后现代视阈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资助(编号:2012CY015)
摘    要:隐喻是诗歌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诗歌主题往往隐含在一个篇章隐喻之中。语言符号具有层级性,诗性隐喻文本中的"能指代码"发生在语言符号的第二层级上,是一种二级能指。试以《雪夜林边停留》一诗为例,论述对诗性隐喻文本的翻译,从二级能指的识别入手,并通过对其二级能指符号的移植实现诗歌意象在译语文本中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再现,从而为诗性隐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 键 词:诗性隐喻文本  篇章隐喻  符号学  二级能指  符号移植
收稿时间:2013/12/11 0:00:00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