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歌德对郭沫若五四时期的影响新论
引用本文:侯君伟.歌德对郭沫若五四时期的影响新论[J].学习与探索,2024(2):153-165.
作者姓名:侯君伟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1919—1920年,郭沫若译介《浮士德》《三叶集》的通信与《女神》创作爆发的内在关联说明歌德对郭沫若的影响并不晚于惠特曼。郭沫若此时主要接受的是青年歌德形象,吸纳的泛神论起初表现为倚重个人主情的写诗策略,创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以剧曲诗歌为中心,郭沫若早期诗作显见《浮士德》混沌晦暗的宇宙和孤舟浮游的图景,塑造开辟天地、歌颂光明主题的同时反照了挣扎彷徨的内心场域,成为现代新诗史上独特的审美维度。对歌德理智一面的深入认知后,郭沫若将新斯宾诺莎主义的知识体系融入儒道传统思想,创造性地以歌德的行动主义观阐释个人、集体与宇宙的同一思想,实现了宇宙诗学向社会实践的嬗变。

关 键 词:郭沫若  《女神》  歌德  《浮士德》  泛神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