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以史释诗的传统到诗史互证——对中国阐释学诗与史关系的考察
引用本文:汪国林.从以史释诗的传统到诗史互证——对中国阐释学诗与史关系的考察[J].云南社会科学,2010(4).
作者姓名:汪国林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诗史互证是我国诗歌阐释与研究的重要方法,包括以史证诗、以诗证史、诗史互证3个方面.诗史互证的正式提出是在明清时期,但对于诗与史关系的论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两汉,"诗即史"的观念普遍存在于典籍之中,"以史释诗"就是这种观念在文学阐释中的体现;魏晋南北朝,虽然"诗即史"观念存在,但"诗缘情"更得到张扬与肯定;唐宋时期,诗与史进一步结合出现"诗史说",在文学阐释中以诗为史的倾向突出;明清时期,钱谦益提出诗史互证的阐释方法,标志着"诗"与"史"关系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对有清一代阐释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与史的关系的探讨,既是中国古代阐释学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鲜明的特点.

关 键 词:阐释学  以史释诗  史诗互证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