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百合花在荆棘内”——奥古斯丁的修道理想与文本解读之惑 |
| |
作者姓名: | 彭小瑜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大学 历史学系,北京,100871 |
| |
摘 要: | ![]() 中国学界和民间解读奥古斯丁以及中世纪的修道理想的困难在于,受到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各种世俗化思潮的冲击,浸润于我们自己通俗文化中对佛教修行的误解和非议,我们一直把注意力狭隘地放在独身这一修道生活的特殊层面上,认为这是违背自然的,甚至是虚伪的。西方学者对修道传统的解释更多地是追溯到古典文化,尤其是其中的新柏拉图主义,强调这一思想传统在灵魂与肉体之间所构建的张力对基督教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以奥古斯丁涉及修道问题的文本为研究对象,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分析方法和现代社会史研究的思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基督教修道传统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修道代表着一种积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而绝非是禁欲主义的。
|
关 键 词: | 奥古斯丁 中世纪 修道传统 文本 社会批判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