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末“爱国公债”发行探析
引用本文:刘晓泉.清末“爱国公债”发行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9(6):115-118.
作者姓名:刘晓泉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在息借商款和昭信股票发行之后,清廷本已衰微的政府债信更加缺失。此后,清廷不再轻言"公债发行"。但辛亥革命爆发导致破落的政府财政更加陷入绝境,使清廷无暇顾及所谓的"舆论反对"、"政府债信缺失",再次发行国内公债——"爱国公债"。从理论上讲,"爱国公债"发行社会对象更具有广泛性;因有金融机构直接参与,现代信用条件也更为具备。但此时风雨飘摇中的清朝政府债信已经荡然无存,普通商民对此公债几乎没有什么认购。清朝统治结束后,该项公债由袁世凯政府接续办理。

关 键 词:清末  爱国公债  发行  缘由  特点

On the "Patriotic Bonds" Issued by Qing Dynasty
Liu Xiaoquan.On the "Patriotic Bonds" Issued by Qing Dynasty[J].Qinghai Social Sciences,2009(6):115-118.
Authors:Liu Xiaoqu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