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直观的原则,还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德里达《声音与现象》中的现象学诠释与解构问题导论
引用本文:倪梁康.直观的原则,还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德里达《声音与现象》中的现象学诠释与解构问题导论[J].浙江学刊,2004(2):54-73.
作者姓名:倪梁康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
摘    要: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中声言,他对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研究中所做的符号分析立足于一种内在批判的基础上.他对先验意识与先验还原的批评、对先验意识与心理意识之平行性的强调、对生命与声音概念的引入,都是用来导向胡塞尔的"符号现象学"或"纯粹表述现象学"问题的手段."纯粹表述"在这里是指一种无需借助感性符号的、类似于私人语言的表述.德里达以此来置疑为胡塞尔所确定的直观行为与符号行为之间的奠基与被奠基关系,甚至试图最终消解胡塞尔的观念论基础.但这里的分析表明,德里达忽略了为胡塞尔所确立的一个现象学分析结果:即使我们不需要被感知的符号、也仍然需要被想象的符号.就此而论,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的奠基顺序并未因此受到动摇.因此,这里的论证和分析最终确定: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中对胡塞尔符号现象学乃至整个现象学方法的解构,总体上还是外在的,只有少数几处例外.

关 键 词:德里达  内在批判  纯粹表述  现象学诠释

An Intuitionist Principle or a Metaphysics on the Spo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