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50年代中叶中国与埃及的贸易往来及其影响
摘    要:中国与埃及的贸易往来源远流长.从公元前1世纪起,中国的丝绸便在埃及流行,中国也从埃及输入琉璃和各种香药等物品。其后,中埃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才因太平洋战争的影响而中断。1953年,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批货物被辗转运至埃及,但中埃贸易往来的真正恢复和发展是在万隆会议后,并且对中国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贸易往来产生了深远影响.1955年4月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期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和以纳赛尔为首的埃及代表团曾就加强两国各个方面的合作问题举行会谈,其中贸易往来主要由中国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同埃及工商部部长穆罕默德·阿布·努赛尔商谈,这为两国后来的贸易往来铺平了道路.万隆会议结束后,阿布·努赛尔回到开罗对埃及《共和国报》记者说,中埃两国代表在万隆就加强两国经济合作举行的会谈意义重大,“埃及和中国之间建立广泛的贸易关系对埃及是有利的。中国可以购买埃及的大量棉花,同时在中国也有埃及所需要的商品。”5月中旬,直接从万隆至我国访问的埃及宗教事务部部长巴库尔和开罗大学教授卡迈尔,也同叶季壮部长就增进两国间的贸易问题进一步交换了意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