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苦难记忆的文化修辞意象诗学
引用本文:刘兆永.苦难记忆的文化修辞意象诗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9-23.
作者姓名:刘兆永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    要:集体苦难记忆呈现的记忆意象及其诗学展开,其最大特征是其语义-语用机制极其复杂的修辞性。历时知觉现象场中身体性在场与缺席意象较少生动性,其修辞效果,是对主体构成叙事维度的意义操作,以消退修辞意象隐含的丰富的建构意义。集体苦难根本不涉及个人存在主义式的选择情境,特定社会与文化通过其主流话语一权力系统,以苦难记忆和表达者为代言人,为集体苦难的施予者,最后可能是该特定主流文化与社会本身,进行自我辩解和开脱。乌托邦理想的学理关联,涉及具体理想的未来现实可能性与逻辑可能性。集体苦难记忆及其学理反思,即对象话语和元话语二层面上多维度的诗学展开,不在于忆者和研究者共同的思古愁怀,亦非止于对不幸个体已逝生命的悲悼。

关 键 词:文化与心理  意象  符意机制  苦难记忆  诗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