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族类标签与王朝拓边:明代中后期川西北地区的社会分类和国家治理
引用本文:胡箫白.族类标签与王朝拓边:明代中后期川西北地区的社会分类和国家治理[J].社会,2024(1):126-148.
作者姓名:胡箫白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至清前期藏彝走廊的军防体系与边地整合研究”(23CZS034)的资助~~;
摘    要:聚焦明代川西北地区以族类标签为标识的社会分类,是考察王朝拓边进程的关键视角。15世纪时,明廷秉持羁縻导向的边关方略,对流行于川西北非汉社会的“大小”“牛羊”等二元族类标签之内涵缺乏了解。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前期,明廷尝试重新诠释川西北非汉社会语境中的“黑—白”族类标签,但因国家力量渗透边地的程度有限,“黑—白”标签的本地意涵与明廷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共存。16世纪中后期,明廷的边地知识与地方社会实态之间存在明显张力,在王朝国家发动军事行动整饬边地秩序后,“番—羌”族类标签逐步成为向化程度深浅的代名词。明代川西北诸种族类标签的内涵演化是“中心—外缘”互动在社会分类层面微观而鲜活的呈现。

关 键 词:明代中后期  川西北  族类标签  国家治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