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屈赋比兴的性质及其作用的转化——兼论“雅”与“骚”的关系
引用本文:葛晓音.屈赋比兴的性质及其作用的转化——兼论“雅”与“骚”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1):29-40.
作者姓名:葛晓音
作者单位: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 香港
摘    要:如果说《诗经》的比兴是以兴为主,那么屈赋的比兴则是以比为主。历来认为发生这一转化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春秋战国“隐语”的影响。但通过比较隐语的联想方式及体用特征,可以发现它与屈赋的比兴差别很大。屈赋的比喻象征主要与春秋以来人们对诗歌功用的认识有关,同时也是诗人摆脱散文形式的影响、集中提炼诗意的创作自觉的体现。《离骚》用四条比兴主导思路通贯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但并未顾及抒情主人公外在形象的一致,因此流行的“女性中心说”和“巫师说”都不符合《离骚》使用比兴的创作意图。《离骚》的主旨和比兴的主导意象都可以在《诗经》“大雅”和“小雅”的不少篇章中找到渊源。由此也可以见出骚与诗的内在联系。

关 键 词:诗骚  屈赋  隐语  比兴  主导思路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