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卷首语
作者单位: 
摘    要:2007年的风已经吹来了。这一年,我们将继续全面关注学术体制、学术焦点、学术话语乃至个人学术路径的变化等一系列新景观。我们把刊物作了一些调整,力求继续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秉持理性和创新的精神,记录那些具有原创性的声音,努力把一本有品位的学术刊物奉献给读者。为了推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本刊特辟“民族理论与民族敢策研究”专栏,与读者分享最新成果。金炳镐教授勾勒了古今中外“民族”概念的发展脉络,着重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产生过程,精辟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新近提出的民族概念“六要素”,为民族“定义”作了新的论证。龚学增教授从民族发展过程入手,厘清了宗教与民族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再次强调,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等同视之,这对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一轮的藏彝走廊研究方兴未艾。“藏彝走廊专题”汇集了一组简洁的笔谈,李绍明、石硕、翁乃群、黄树民、王铭铭、赵心愚、李星星以及李锦等著名专家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精彩纷呈。值得一读。“藏区社会变迁及经济发展”近来引人注目。著名藏学家冉光荣总结了几年来相关研究的突破与进展。庄万禄在艰苦细致调研基础上,对藏区工程建设中涉及的移民工作做了系统的剖析。郑长德教授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金融运行的核心问题是金融发展程度低、经济的货币化不足,是民族经济研究领域值得重视的观点。陈达云教授提出的用核心竞争力理念构建民族院校发展战略的宏观构想,周大鸣用人类学的方法对云南省维西县的基础教育所作的深入细致的调查,严庆、边仕英的理论和政策探讨,构成了对民族教育多角度的研究。“文学研究”重头文章颇多。杨义先生《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甫一发表,旋即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鉴于很多研究者对与“重绘”相关的其他问题亦有浓厚的兴趣,特约请杨先生将当时未发表的这部分“中国文学的文化学、图志学问题”重新修订整理,发表于此。而杨义先生多年治学的经验,也以访谈的形式刊出,以飨读者。“艺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引人注目,但众说纷纭,博士生导师徐岱教授强调艺术文化的政治维度主要在于一种“元政治”,即关注“为所有人”的生存权利。博士生导师罗国威教授,用传世的各种善本《文选》与敦煌石室《文选》李善注本残卷比勘,互正错讹。新南威尔士大学寇志明先生认为台湾文学,尤其是白先勇和陈映真的作品不仅构成了所谓“文化中国”的文学的一部分,也从独特的台湾视角阐述了一种中国的民族寓言。台北国史馆协修侯坤宏先生对玄奘大师灵骨舍利一千三百余年来复杂的播迁过程作了仔细辨析,并特别论证了大师的留下的“法身舍利”(佛教经典)的当代意义。玄奘一生为法忘躯,与四川、新疆结下了深厚的佛缘,台湾玄奘大学黄运喜教授和上海社科院的刘元春研究员分别作了精辟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栏目中,博士生导师李天德教授参照索罗模型,对我国经济转型战略作了分析。他主张由经济发展战略等外部的调整转向影响资本使用效率的金融制度因素等内部的调整。博士生导师牟军从“非法自白”的关键词“非法”和“自白”,展开了一种法理学和本体论的思辨,指出了其法律价值判断的重要性。李昌林博士认为,为了减少刑事诉讼领域的权力误用、滥用,应当进行公诉的司法审查。他们为法学研究贡献了新的思考。杨明洪、骆玲教授等人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研究,认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失问题已成为建设新农村面临的紧迫任务,提出了逐步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一系列措施。博士生导师蒋晓丽对“手机短信”与后现代文化的研究、董天策教授对广东报业发展所进行的人文审思,以及台湾学者蔡琰、林承宇等人所分享的一些新颖话题,使新闻与传播前沿探索别开生面。


卷首语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