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鲁迅的命运自审与抗命运观照——自传视野下的《范爱农》
引用本文:王为生,高秀川.鲁迅的命运自审与抗命运观照——自传视野下的《范爱农》[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46-53.
作者姓名:王为生  高秀川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中国文艺的一种阐释:文学与图影的流转”(19FZWB078);
摘    要:自传主题表达的是与人格相关的个人历史,《范爱农》的悼亡主题下就隐藏着自传主题。从《哀范君三章》(1912)到《范爱农》(1926)的诗学转换暗示了鲁迅以自我表达为重心的写作动机,《范爱农》与《狗·猫·鼠》《尼采自传》的结构呼应则显示了鲁迅以自我命运与性格的自传性写作动机,厦门的写作语境则显示了以“坟”为核心意象的包含着死亡与新生的吊诡心理机制,而《范爱农》在“真实与诗”之间的互动显明了“性格即命运”的自传主题。围绕《范爱农》文本及其周边的考察,揭示了鲁迅将它作为《朝花夕拾》终篇的核心意图——思考性格、命运、抗命运等自传性问题。

关 键 词:鲁迅  范爱农  自传  性格  命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