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士人公共空间”及“子学阐释”之特征
作者姓名:李春青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阐释学的中外话语资源、理论形态研究与文献整理”(项目号:19ZDA26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百家争鸣”是先秦“士人公共空间”的产物。处于君权系统与庶民阶层之间的士人阶层具有与生俱来的“中间性”特征,特定的历史语境赋予他们言说冲动、言说能力和言说自由,共同的文化传统与现实关怀则为他们提供了对话的可能性。这些都成为“士人公共空间”形成的必要条件。正是在这样的“公共空间”中,“百家争鸣”才成为可能。支撑这一“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或“公共理性”表现为士人所共享的文化传统给予他们的文化常识和共同的现实问题所导致的“思以其道易天下”的思想共识。但由于他们对“道”的理解不同,甚至相互对立,所以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具有否定性特征。这就意味着,从阐释的特征来看,诸子之间的相互阐释基本上是一种否定性阐释。

关 键 词:士人公共空间  子学阐释  否定性阐释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