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当代中国的道德价值导向
引用本文:张义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当代中国的道德价值导向[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作者姓名:张义华
摘    要:一、当代中国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冲突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变化,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化。道德价值,又称为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就是道德理想或道德原则,这是从社会角度而言的。而从个体角度来看,人们的道德价值是由道德价值心理、道德价值认识、道德价值评价标准这样三个要素构成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人们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化首先就表现在这三个要素之上,并产生了:①道德价值心理上的变化和冲突;②道德价值认识的变化和冲突;③道德价值的评价标准的变化冲突。由于这些变化和冲突的出现,因此有人提出为“个人主义正名”,为“功利主义正名”,从而导致关于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讨论。这说明人们原有的道德价值观念,已经在深层次上发生了动摇、变化和冲突。人们道德价值观念上的变化和冲突,表现为道德的相对主义倾向(道德的多元论)和非理性主义倾向(跟着感觉走),这又导致人们道德行为的“失范”现象,即失去道德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道德的“滑坡”。总之,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人们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冲突,与其它一些因素相结合,已使我们社会原有的道德价值导向受到了挑战和动摇。人们在理论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失范告诉我们,应该冷静下来,认真地考察一下如何重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价值导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