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社区微更新的项目制:性质范畴、类型机制与优化路径
引用本文:魏沁菡,叶继红.社区微更新的项目制:性质范畴、类型机制与优化路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58-67.
作者姓名:魏沁菡  叶继红
作者单位: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 苏州大学苏南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3.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CZZ023);
摘    要:作为社区成长方式之一的社区微更新,在实践中取得项目制治理形态时,或隐或显地呈现出合作生产的样态。这是一种新治理取向,虽颇有成效,但亦问题频仍。从需要多元主体参与交互及利益交汇的治理理论内涵设定看,散布于城市社区的微更新,以项目制方式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多重逻辑,但镶嵌其中的权力、资本与权利之间的持续张力难以在短期内得以有效消弭。从“社区微更新何以有效达成”的务实理解出发,持续强化社区合作治理,需要激发社区各类主体合作治理的自主性,寻求“最大公约数”,即以对社区微更新项目制的新认知、新规则、新参与、新借鉴与新监管为基本路径,引导对项目制治理逻辑的新调谐。

关 键 词:社区微更新  项目制  合作治理  治理网络  秩序生产  社区营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