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东林学派对心学狂禅的救弊及影响
引用本文:路鹏飞.论东林学派对心学狂禅的救弊及影响[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97-104.
作者姓名:路鹏飞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评审委项目(XSP2023ZXC015);
摘    要:明清之际的经世之学风非外来影响,而是源自东林学派的流风余韵。心学至明末阳明后学而有狂禅空谈心性、游谈无根之弊,尤其是黄宗羲所指的泰州、龙溪两派,其中又以泰州为最。泰州学派倡导率性、自然,人人自许为圣人,对于自然欲望进行了肯定,走向了极端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使得这种观念风行天下,其极端者为李贽,他反对名教,喜好数术,甚至为盗贼、佞臣张目。此后受到了东林学风的扭转,东林学派强调下学上达,家国天下一体。东林学派通过裁量人物、訾议国政,以清议而影响国政、时事,有扭转风气之功。其代表顾宪成、高攀龙等兼采朱陆,对于阳明四句教进行修正,提出良知为天道,强调格物致知工夫,主张经世致用,与世为体,为明清之际经世学风转变之先河。

关 键 词:明清之际  心学狂禅化  东林学派  经世致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